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叙事四大通病, 你的作品里出现了吗?丨谷雨计划

庄永志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2022-05-16

眼下,各高校正陆续开始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开题。六年来,我指导或参与答辩了一些毕业视频作品,发现四个毛病比较突出:题材偏软、场景过少、情节乏力、解说太多。这些毛病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克服?怎么才能拍出合格乃至优良的毕设作品?

撰文庄永志
出品腾讯新闻


作为综合性大学的新闻院系,我供职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不仅强调学生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也注重有志从事实务工作的学生的新闻采写、视频拍摄能力提升。
入职六年,本人每年指导十位左右本科生和研究生完成毕业作品的拍摄与写作,参加了大部分毕业答辩(本人指导的研究生实行回避),对图文报道和纪实视频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探索。在这儿主要对纪实类视频作品的不足和改进展开讨论。
对照业界纪实视频作品在题材价值、专业表达、完成过程和时间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与惯例,学生毕业作品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
需要说明的是,为尊重同学,缺陷明显的作品都不举出具体片名;指名的作品都由本人担任指导教师,并非这些作品多么完美,而是我比较了解、便于解析。

题材偏软

题材质量是毕业作品成败的关键。题材的选择,显示的是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作品价值的判断、对叙事角度的推敲。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大家往往偏爱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曲艺、手工艺之类的文化题材;或者老年人婚恋、艺考和志愿者服务这样的所谓社会题材。这些题材不是不可以做,但不少学生呈现的角度都比较单一,像非遗题材的片子不外乎这样几种模式:旅游宣传、工艺教学、赞颂名人和讴歌文化。
题材偏软,角度逼窄,一方面源于有的同学“不求优秀,但求通过”的心态,另一方面也源于对社会生活调研不够、感知不深。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一般不向同学们硬性推荐具体的题材,只是建议他们——
紧追当下重大事件(包括历史事件)、重大政策,对应去找人物、找故事,综合考虑题材意义、采访成本、人物故事、事件过程和变化以及画面表现这几个参数来做决定。重大事件和重大政策跟很多人的利益和兴趣相关,也是符合新闻专业特点的选择。比如今年,就可以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全国行动中来寻找、调整自己的毕设选题。
今年有三位研究生的毕设视频作品与抗疫相关。他们开题时的设想,当然都与此无关,但疫情发生后,他们及时调整——一位拍的是自己家乡唯一一家有资质的口罩厂,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机会的坚守与动摇;一位拍的是两家企业的艰难复工;一位拍的是自己和所在小区居民从惊惶到沉着应对的变化。

2018年毕业的研究生袁源,跟拍了火灾过后腾退搬迁的三家人。跟拍近半年,经被拍摄者同意最后剪辑出来的是两家。片子拍得很平实,北京电影学院一位教授在“2018年西湖青年纪录片论坛”上看了片子说:“向这位同学致敬!他的《搬家》让我们看到巨灾过后小人物的创痛。”
2016年,承载着集体记忆的南京长江大桥开始大修。有三位研究生跟拍半年多,从三个角度各自拍摄了一个讲述大桥故事的片子,算是一个系列;其中由第一个片子改编的短视频获得“央视首届青年创意微视频大赛”最佳学生作品奖。
再来看三个本科生的毕设。
2020年毕业的杨昕达,他拍的是1949年以前,抚育抗战烈士遗孤的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的故事。作为一位台湾同学,他把这部片子献给抗战胜利75周年。
《遗族学校》浓缩版
2019年毕业的本科生魏姝敏,她拍摄的是2018年福建泉州发生的数十吨的“碳九泄漏”事件。她跟拍半年,在西湖青年纪录片论坛上得了优秀奖,成了《财新》杂志的一名新记者。
2016届本科生朱雅雯的毕业作品关注的是一位做传销的失独老人。在注意到2015年中国开始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她坚持要讲大政策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故事。她的片子突破了以往的两极叙事,让我们看到一位不一样的失独母亲:
不再热衷组织失独妈妈报团取暖的公益活动,而是投身自认为既帮助别人也成全自己的传销活动——推广火疗,权健公司的火疗。从老人推广权健的原因和状态、对以往组织公益活动的自我评价和对外孙的寄望,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失独老人对计生政策的看法、对养老的担忧、对社会扶助的感受。
这些题材,有的来自重大灾难事件,有的出于重大政策调整,有的富有历史背景,且都适合画面表现,其本身蕴涵的意义令人期待。


场景过少

场景是纪录作品的基本单元内容,但不少片子里的画面人头接人头、被拍摄对象对着镜头或拍摄者大段大段地讲述,体现事件进展、人物活动的画面反而不多。出现这样的不足,一方面源于同学对视频表达特点的体认不强,一方面也源于对采访的误解。
视频的生命力在于即时情景的记录与呈现,即使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与揭秘,也不能过分依赖被拍摄对象的口述画面。即便是新闻专业的研究生,不少同学一提到采访,首先想到的就是提问甚至只想到提问,忽略了观察、体验、测试和资料搜集(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没有理解视频采访首先是视(音)频取证的本质。
提问只是一种方式,在拍摄前、拍摄中要提示学生综合应用包括提问在内的多种方式,千方百计跟拍、守候、陪伴,要争取采集到尽可能丰富的动态画面。
2020年毕业的研究生姚祎婷,为拍摄以纪念纳粹受害者的文化记忆项目为背景的毕设作品,除了提前数月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跟项目发起人和受害者家属以及活动志愿者深入沟通之外,于今年2月克服疫情影响只身前往德国柏林实地拍摄。在记录若干场绊脚石安放仪式的基础上,重点追踪一个来自以色列的大家庭的故事。她以细致的跟拍、丰富的场景、珍贵的史料,推出作品《绊脚石计划》,不仅顺利通过答辩,还获得IM两岸青年影展优秀非剧情短片奖,奖金丰厚。
浓缩版Vlog:《我去柏林探访绊脚石》
2018年毕业的研究生王雷拍摄《乡村敬老院》,这本来是没有经验的人容易拍成流水账的题材,但他多次去这家养老院,潜心观察,用心交流,拍下了若干动人的场景:有痴呆老人一心要去找早已去世的母亲,有为了领一件捐赠衣物的争执,有老人的溘然离世……
2015届的本科生张玉洁的毕设作品是对一幢烂尾楼何以烂尾的调查。这楼在2014年南京青年奥运会之前已经烂尾,但为了不影响青奥会形象,这个楼被一块巨大的彩绘围住。她去烂尾楼现场看,被狗追着跑;她设法进入买楼者的微信群,跟没法入住的房主交流;她请教律师,她查阅政府文件……综合应用了多种手法,把这些调查过程全部拍了下来。
正式拍摄前,我反复提醒同学要找事儿,要充分掌握拍摄对象的生活习惯和近期要做的事情,要盯住重要事情(比如打官司开庭)的时间节点、重要节令(比如春节和清明)的时间节点。
有三个拍摄重点:第一是拍现场,第二是拍关系,第三是拍资料,或者说拍东西。
第一是拍现场:多跟拍,拍过程、拍动作、拍场面,当然也包括言语动作——对话。有些内容,如果被拍摄对象没有说,观众可能看不明白,拍摄时可以适当追问。
第二是拍关系:跟拍摄对象有关的人最好都去拍,都去问。比如他说儿子过年不回家,那么就要去拍他儿子为什么不回、自己怎么过年,至少要去问,把问的过程也拍下来;这样才可能还原人物的生活场域。
第三是拍资料:凡是主人公提到的东西,比如地里庄稼的长势、判决书原件、结婚照片,拍摄者一定要看到,而且要仔细看,要拍清楚是什么(如果是文件的话,关键文字要让观者看明白),不能只当空镜头拍,要用眼睛、用镜头去打量、搜集一切有用的事实,哪怕一时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剪在片子里也要拍仔细。

情节乏力

有的作品,给人素材堆积的印象,看不出清晰的时间延续、空间转换和事件进展的脉络,更遑论情节的推进。
这暴露了有的同学基本剪辑知识的贫弱、基础剪辑能力的低下,也暴露了对如何营造情节这一叙事核心的训练不足。
一个15分钟乃至时长更长的视频,要吸引观者持续观看,必须有具体的人物、鲜明的个性、贯穿的事件,而这些要素都要通过情节予以展现。所谓情节,就是人物、事件的变化过程,其间有起始、有高潮、有波折、有结局,推动着、吸引着观者的感知与情感。
无论是现象还是个案,总有其内在的逻辑线,剪辑时必须找到并清晰呈现,否则片子就是半成品甚至废品。行动中的被拍摄者,无论做好事还是坏事,总会遇到困难或障碍,他的应对、事情的成功或失败,就是情节的展开。

魏姝敏跟拍半年,记录福建泉州的“碳九泄漏”事件

作为非影视专业的学生,可以像新闻作品的深度报道那样寻求简洁明了的情节线索:以真相的发现、问题的求解、人物的行动、时间的延展或空间的转换为脉络结构全片
2017年毕业的本科生范德富以体验的方式暗访了南京市十几家健身房,他的片子就是以他发现问题的调查进展为线索层层追问:他先以顾客身份去办卡,发现价格水分很大;又以求职者身份去应聘,接受入职培训时发现有的健身房用旧设备、冒牌设备来假充新设备、名牌设备,泳池里污物明显沉积却说每天消毒;再以考证者身份去探究,发现有的培训机构只要交钱就承诺非专业人员顺利考取教练资格证。他的片子证据确凿、推进有力,获得全校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
前文提到的《搬家》,作者袁源的情节安排也是牵动人心:跟拍的两拨人,寒冷冬日搬家当晚在哪儿住?吃饭咋办?今后能不能在北京待下去?如果离开北京,生活和工作如何?作者以时间为序,故事从第一天跟拍搬家一直讲到第二年他毕业答辩之前的四月。
只要跟拍充分,思路清晰,反复推演,生活的逻辑会在片中逐渐显影直到观者看见。

解说过多

很多片子,解说从头灌到尾,但不少显得多余:有看图说话般的画面图解,有所谓探索人物内心的主观揣测,有对人物与事件的直接评价,有对主题的生硬拔高。
纪录片不一定非要依靠解说,画面辅以说明性字幕、人物的同期,足以完成明晰的叙事,尤其是非干预式纪录片。即使是文献类纪录片或者所谓专题片,也不一定需要大量解说。解说过多,体现的是学生的文字思维和训导惯性。
有些选择以纪实视频作为毕业设计的研究生,本科阶段居然从未拍过视频,连简明新闻也没有拍过,有的同学以为“拍下问答加上解说”就是新闻类纪录片,这实在是极大的误解。
视频叙事和文字叙事是两种介质、元素、语法、解读方式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既然不是强制要求,擅长文字的同学不必刻意选择视频作品作为毕设。真想尝试,不妨以文字报道为主适当穿插若干一分钟左右的简短视频,也算是对融合报道的小小实践。
还有的同学,生怕观者看不懂、理解不了或担心作品不够深刻,非要“引导”观者,将作品的意义一一道出,比如拍南京的云锦,就要用气声回溯六朝古都的文化源远流长;比如拍南京的白局,就要用近乎朗诵的腔调赞颂这种地方曲艺的传承人多么德艺双馨。
虽没有一刀切地禁用解说,但我会提醒同学尽量用简洁的说明性字幕、生动的同期配合画面完成叙事,不要用解说喧宾夺主、也不要用解说直奔主题。
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三部片子虽涉及共和国建设的一段历史记忆,但作品不是平地起楼地“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借大桥大修的机会,聚焦南京大学建筑学教授鲁安东的“南京大桥记忆计划”的推进。
片子展示的是鲁老师和他的团队的一个个工作场景:如何在国内外宣讲记忆计划,如何登门寻访当年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如何向民间征集与大桥为背景的全家福照片、印着大桥图案的洗脸盆和保温瓶上,如何再设计桥头堡内部的展陈……
三部片子都没有解说或很少解说,但观者依然能清晰地、直观地感受到鲁老师和他的团队如何以敬畏之心打捞历史记忆、用国际眼光打造新的文化空间,为金陵古都也为国人搭建联接南京与全国、穿越历史与当下、贯通器物与心灵的集体记忆之桥。

视频叙事通则

列举和分析了以上视频叙事的通病,明眼人也许已看破我的通则——这通则就是:先求像,再求好。
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毕业设计首先是一种训练,而训练的重点就是范式,我衡量同学视频毕设的标准就是视频叙事的两大要素——素材采集和故事讲述——的范式。指导教师和毕业学生即使无视、即使不自知,心下、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范式,只不过可能是落后的、模糊的范式。作为教师,我们岂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作为学生,理念不清、方法不明,作品又怎能称得上专业?
素材采集,其实就是以镜头观察人生、探究世界;故事讲述,其实就是以画面重构生活、再现事件。
先说采集。采集的杀手锏有两个,一个可以叫观察,一个可以叫探究。观察就是陪伴、是跟拍,是看、是听,是静静地记录,甚至仿佛摄像头窥视、机器人跟踪,拍摄到人物和事件的原始状态、日常影像,这是基础。
纪实视频之所以可贵,首先是让观者见所未见、犹如亲见,像这次新冠疫情发生后FIGURE拍摄的《在武汉》让观者见证各行各业普通人的抗疫行动、《时尚先生Esquire》联合腾讯新闻制作的《武汉·重症区六层》让用户直面病房里的生生死死……没有这样的直播般的、目击式的纪实基础,无论叫Vlog还是叫纪实视频或是叫纪录片,都是纪实影像的冒牌货。

《武汉·重症区六层》完整版

仅仅被动观察,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学生的短期观察,很可能无法获知人物的过往和内心所想、无法了解事件背后的过程与结构,更难以发现有人刻意隐藏的事实,这就需要探究——主动提问,体验,实验,核查材料。
提问,最好是事件进展中、人物在行动状态下与记录者的自然交流(当然,也不排除对抗式的诘问),这样更符合纪实影像的动态特征。当然,不少人也热衷于拍摄对象端然稳坐、淡妆轻描、精心布光的访谈。这样的问与答固然重要,但这首先是积累素材中的一种手段,如果视之为叙事的主要元素,让全片充斥大量的“精致访谈”,即使是重大事件的核心人物访谈,也最多可以看作是变种的口述史(Oral History)或者脱口秀(Talk Show);文体本无高下,但毕竟品类不同。体验和实验,在一些带有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色彩的纪实作品中,尤其有用,这是验证与阐明事实的比较简洁、可信的手段,其过程也往往形象直观适宜画面呈现。
再说讲述。充分的采集,可能已经帮助记录者感受到了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脉络,记录者心中已然形成“心像”。但自己感受到是一回事,通过影像呈现出来则是另一回事。讲述的过程,是记录者重新寻找和确认记录对象的逻辑、以影像建构故事世界的过程。
这个逻辑,除了开拍前要指导同学用文字以开题报告的形式清晰表述、拍摄中要提醒他们不断修正和细化之外,在剪辑之前,也要明确要求同学以文字的形式拟就故事梗概和编辑大纲。

《馨港防疫记》毕业答辩PPT

这个过程,是一种对人性(无论善恶)和事件(无论大小)的再理解,也是一种事实还原之前的梳理与想象;理解的准确与否、想象的是否合理,需要指导教师和毕业生一起完成纸上推演。
如果在纸上找到了人物行动的内心驱动、环境压力、困难与细节、如愿与失望,那影片的剪辑就是对人物逻辑(目标—关系—过程—结果)的画面验证与呈现;如果在文案中找到了事件发展的青萍之末、内在缘由、重要节点、后续影响、未来发展,那影片的剪辑就是对事件逻辑(起点—原因—经过—后果—趋势)的影像再现与建构,如果合理、如果自洽,人物自己会行动、事件也仿佛自己会推进。作品如果做到逻辑清晰,起码可以让观者明白人物生活、看清事件脉络;至于寓意的深邃、个性的鲜明、叙事的流畅,则可视为更高的要求。
要想实现基本合格的毕业设计,除了设计全程需要师生在素材采集和故事讲述两个方面凝心聚力、专业切磋,更需要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日常新闻教学中展开系统的视频叙事训练,要通过若干学期的专业课程集群(拍摄课、录音课、剪辑课、采访课、策划课等)以三部曲展开进阶训练
第一步,简明新闻(3至5分钟):这个阶段主要是训练题材价值判断,核心信源确定,采访方法使用(观察、提问、体验、资料搜集),剪辑技巧使用,传播时机选择;
第二步,短视频(5至10分钟):主要训练关键时刻的捕捉,动人瞬间的连缀;
第三步,纪录短片(15至30分钟):主要训练复杂情节的呈现,丰富背景的拓展,深刻主题的挖掘。
只有经过日常教学的扎实训练和毕设阶段的集中攻关,毕业设计作品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同学新闻判断能力和视频表达能力的展示与提升,才有可能成为他们跨入业界、开始更具个性的创造的坚实阶梯。
最后,预祝各位真正喜爱纪实视频的同学用毕业作品敲开未来的志业之门!
◦ 庄永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焦点访谈》前主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